【王顾左右而言他原文及译文】《王顾左右而言他》是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的一则寓言故事,讲述的是齐宣王在面对孟子的提问时,因无法正面回答而转移话题的行为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被问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,故意避开主题,转移注意力。
一、
该故事通过齐宣王与孟子之间的对话,展现了君主在面对道德或政治问题时的回避态度。孟子以“王顾左右而言他”来批评齐宣王缺乏担当和责任感,也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君主应具备仁政与责任感的期待。
二、原文与译文对照表
原文 | 译文 |
孟子曰:“王顾左右而言他。” | 孟子说:“大王看着左右两边,说些别的事情。” |
王曰:“齐桓、晋文之事,可得闻乎?” | 齐宣王说:“齐桓公、晋文公的事,可以听听吗?” |
孟子对曰:“仲尼之徒,无道桓、文之事者,是以后世无传焉。臣是以知君子不以天下易一人之养也。” | 孟子回答说:“孔子的学生没有谈论齐桓公、晋文公的事情,所以后世没有流传下来。我因此知道君子不会因为天下而放弃一个人的供养。” |
王顾左右而言他。 | 齐宣王看着左右两边,说些别的事情。 |
三、文化内涵与启示
1. 讽刺与批评:孟子用“王顾左右而言他”来讽刺齐宣王不敢直面问题,表现出一种逃避责任的态度。
2. 儒家思想体现:孟子强调君主应有仁德之心,不应只关注权力和利益,而忽视百姓的福祉。
3. 现实意义:这一成语在现代生活中依然适用,提醒人们面对问题时应勇敢面对,而非逃避。
四、结语
“王顾左右而言他”不仅是一句古文中的表达,更是一种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揭示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责任与挑战时,应勇于承担,而不是选择逃避。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