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稂莠的注音】“稂莠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用于形容杂草丛生的景象,也用来比喻坏人或不良事物混杂在人群中。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,下面将对“稂莠”的拼音、字形结构、含义及用法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
“稂莠”由两个汉字组成:“稂”和“莠”。这两个字单独来看都与杂草有关,合起来则形成一个具有文学色彩的词汇,多用于书面语中。
- 读音:
“稂”读作 láng,第四声;
“莠”读作 yǒu,第三声。
- 字义:
- “稂”指一种像禾苗但又不结果实的野草,常被用来比喻无用之人。
- “莠”是另一种杂草,形状类似稻谷,但不能食用,常用来比喻奸邪之人。
- 整体含义:
“稂莠”常用来比喻坏人混杂在好人之中,或者形容环境混乱、杂乱无章。
- 使用场景:
多见于文学作品、古文或正式文章中,如“稂莠不除,何以成事?”这类表达。
二、表格展示
汉字 | 拼音 | 声调 | 含义说明 | 用法举例 |
稂 | láng | 第四声 | 一种类似禾苗但不结果的野草,比喻无用之人 | 古文中常用,如“稂莠并生” |
莠 | yǒu | 第三声 | 形似稻谷但不能食用的杂草,比喻奸邪之人 | 如“莠草难除,害人不浅” |
稂莠 | láng yǒu | / | 比喻坏人混杂在人群中,或环境混乱 | “稂莠不除,难以成事” |
三、注意事项
1. “稂莠”为双音节词,不可拆开单独使用。
2. 在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,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。
3. 注意区分“稂”和“良”、“莠”和“有”,避免误读误写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稂莠”虽然不是日常高频词汇,但在特定语境下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文化内涵。了解其读音和含义,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