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刘备何时称帝】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,他在公元221年正式称帝,建立蜀汉政权。这一事件在三国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,标志着蜀汉政权的正式成立。
一、
刘备(161年-223年),字玄德,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(今河北省涿州市)人,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。他早年以仁德著称,与关羽、张飞结为异姓兄弟,共同起兵对抗董卓。后来依附于曹操、袁绍、刘表等人,最终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占据荆州和益州,逐步壮大势力。
公元220年,曹丕篡汉称帝,建立魏国,汉室名存实亡。此时,刘备为了延续汉室正统,于次年(221年)在成都称帝,国号“汉”,史称“蜀汉”或“季汉”。年号“章武”,定都成都。
刘备称帝后,主要任务是稳定内部、发展经济,并试图恢复汉室江山。然而,他在位仅三年便去世,由其子刘禅继位,即后主。
二、关键信息表格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姓名 | 刘备 |
字 | 玄德 |
出生年份 | 161年 |
去世年份 | 223年 |
称帝时间 | 公元221年 |
称帝地点 | 成都(今四川省成都市) |
国号 | 汉(史称“蜀汉”或“季汉”) |
年号 | 章武 |
在位时间 | 公元221年-223年(共2年) |
后继者 | 刘禅(后主) |
背景 | 曹丕称帝,汉室衰微,刘备为延续汉统 |
三、历史意义
刘备称帝不仅是个人政治生涯的顶峰,也标志着蜀汉政权的正式确立。此后,蜀汉成为三国鼎立中的一方势力,与魏、吴形成对峙局面。尽管蜀汉地小人少,但凭借诸葛亮等贤臣辅佐,在刘备死后仍能维持数十年的稳定。
总的来说,刘备称帝是三国历史中的重要节点,体现了乱世中一个有志之士的奋斗与理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