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殃及池鱼什么意思】“殃及池鱼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比喻无辜的人因他人的牵连而受到伤害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寓言故事,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殃及池鱼 |
拼音 | yāng jí chí yú |
出处 | 《汉书·五行志》中记载的寓言故事 |
含义 | 因他人之过而受牵连,无辜者受害 |
用法 | 多用于描述因别人错误或事件波及到自己 |
近义词 | 波及无辜、牵连无辜 |
反义词 | 独善其身、自保无害 |
二、出处与典故
“殃及池鱼”最早出自《汉书·五行志》,讲述的是一个关于“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”的故事。故事讲的是:某地城门失火,人们用水灭火,结果水势蔓延,连附近的池塘也被波及,池中的鱼因此被淹死。这则寓言生动地说明了“祸从口出,事非偶然”,也提醒人们要防微杜渐,避免因小失大。
三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示例 |
日常生活 | “他犯了错,结果连累家人也受到了处罚。” |
工作场合 | “公司出了问题,员工也跟着被批评。” |
历史事件 | “战争时期,百姓无辜受害,真是殃及池鱼。” |
四、总结
“殃及池鱼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无辜者因他人行为而受到牵连。它不仅反映了社会中常见的“连坐”现象,也提醒人们在做事时要谨慎,避免因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。同时,在面对不公时,也要学会保护自己,避免成为“池鱼”。
通过了解“殃及池鱼”的含义和用法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,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,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