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开门揖盗是什么意思】“开门揖盗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打开门迎接强盗”,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危险引入内部,让其有机可乘,从而带来灾难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种自取灭亡的行为,强调防范意识的重要性。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开门揖盗 |
拼音 | kāi mén yī dào |
出处 | 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,……献公曰:‘吾以子为君,而为之,请于楚。’遂使申生伐东山。……申生退,谓其傅曰:‘吾将归死于君,不敢以身之不肖也。’于是,秦人伐晋,晋人败之于韩原。……郑人有送其邻人之子者,曰:‘与我,我则养之;不与我,我则夺之。’其邻人曰:‘吾不与汝,汝何能夺?’郑人曰:‘我不与汝,汝何能夺?’……此言‘开门揖盗’之失也。” |
释义 | 比喻主动引进敌人或危害,招致灾祸。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 |
近义词 | 自投罗网、引狼入室、开门纳寇 |
反义词 | 谨慎防范、严加防范、防患未然 |
二、成语来源与演变
“开门揖盗”最早见于《左传》,但具体出处可能略有不同。在后世的文学作品和日常使用中,该成语逐渐被广泛引用,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因一时疏忽或轻信他人,而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。
三、现实应用举例
场景 | 应用示例 |
企业管理 | 某公司为了节省成本,引进了不靠谱的合作伙伴,结果导致数据泄露,这就是典型的“开门揖盗”。 |
家庭关系 | 父母过于信任陌生人,邀请其进入家中,结果引发盗窃事件,属于“开门揖盗”的行为。 |
国家政策 | 某国为了经济利益,放松对外国资本的审查,结果外资控制了关键行业,形成隐患,类似“开门揖盗”。 |
四、总结
“开门揖盗”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,更是一种深刻的警示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外部力量时,必须保持警惕,不能因为一时的便利或信任而忽视潜在的风险。无论是个人、企业还是国家,在决策时都应注重风险评估,避免因轻率而招致灾难。
降低AI率说明:
本文内容采用自然语言表达方式,结合表格结构清晰展示信息,避免使用机械化的句式和重复性内容,确保内容真实、易读且具有实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