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】一、文章总结
《夜归鹿门歌》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,描绘了他在夜晚从山中归来的情景,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隐逸情怀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。全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体现了孟浩然“清幽恬淡”的诗歌风格。
本文将从原文、注释、翻译、赏析四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系统梳理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与艺术价值。
二、内容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标题 | 孟浩然《夜归鹿门歌》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|
作者 | 孟浩然(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) |
创作背景 | 本诗写于诗人归隐鹿门山后,反映其远离尘嚣、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|
诗歌体裁 | 古体诗(乐府体) |
诗歌主题 | 自然风光、隐逸生活、超脱尘世 |
情感基调 | 恬静、悠远、宁静 |
三、原文
> 山光悦鸟性,潭影空人心。
> 鹿门月照开烟树,忽到庞公栖隐处。
> 岩扉松径长寂寥,惟有幽人自来去。
四、注释
诗句 | 注释 |
山光悦鸟性 | 山中的光辉使鸟儿感到愉悦,表现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|
潭影空人心 | 潭水的倒影让人心境空灵,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|
鹿门月照开烟树 | 月光照亮了鹿门山上的雾气笼罩的树木 |
忽到庞公栖隐处 | 突然来到了庞德公曾经隐居的地方,借古抒怀 |
岩扉松径长寂寥 | 岩石门边、松林小径,长久以来寂静无人 |
惟有幽人自来去 | 只有隐士自由来去,体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|
五、翻译
> 山间的光辉让鸟儿欢愉,潭水的倒影令人心神宁静。
> 月光洒在鹿门山上,照亮了笼罩着烟雾的树木,忽然来到了庞德公曾经隐居的地方。
> 岩石门边、松林小径长久地沉寂无声,只有隐士自由来去,不为外物所扰。
六、赏析
《夜归鹿门歌》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自然环境与心境。诗中通过“山光”、“潭影”、“月照”等意象,营造出一种空灵、宁静的氛围,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。
诗中提到“庞公”,即东汉隐士庞德公,借此表达诗人对古代高士的敬仰,也暗示自己志在归隐、不慕荣华。末句“惟有幽人自来去”更是点明了诗人超然物外、独善其身的精神境界。
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深远,是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中的经典之作,展现了他“不事雕琢而自成高格”的艺术风格。
七、结语
《夜归鹿门歌》不仅是孟浩然个人精神世界的写照,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。它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、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。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思想上,这首诗都具有深远的意义。